各位投资者朋友你好,上周五我们梳理了建筑行业,建筑行业的上游就是建筑材料,这两个行业的关系非常密切,今天我们就顺着给大家梳理一下建材行业的相关情况。
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6日沪深300指数上涨77.26%,同期中信建材指数涨幅99.40%,明显跑赢整个市场,在中信56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14,整体表现还不错,不过建材板块下面各个子板块差别较大,其中个股分化更是明显。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建材行业的具体情况糖心vlog。
咱们先来简单了解下建材行业,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。咱们平常建房子用的水泥、玻璃、砖瓦等是建筑结构材料,房子建好后需要贴瓷砖,上油漆等,这些是建筑装饰材料,此外,还有专门用于防水、防潮、防火等的专用材料。中国建筑业的大幅度增长直接拉动了建筑防水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,到2013年,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。建材行业上游产业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产业,比如玻璃的原材料是硅矿,建材下游产业主要是房地产业、建筑业等。在做投资分析时,目前大家主要按照玻纤、玻璃、水泥和装饰消费建材几个细分类别来研究,现阶段这几个子行业所处的行业生命周期如下。下面我们逐一梳理下这几个子行业的基本面情况。
先来看下玻纤行业的情况,玻纤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汽车、风电、电子等行业。2月份,国内玻璃纤维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一定上涨走势。玻纤行业重资产特征显著,国内外供给端呈现寡头格局,大陆厂商对全球玻纤市场具有绝对掌控力。由于玻纤需求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,典型的顺周期品种,随着疫情影响边际减弱,经济将逐步恢复,需求将稳定增长;而从供给端来看,20-21年新增产能大幅减少,短期产能冲击十分有限,供需格局将逐步改善,2020年下半年已经出现长周期景气度向上的拐点,开启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。行业龙头具备规模、渠道及产品结构等优势,最值得关注。
玻纤价格
再来看下玻璃行业,玻璃广泛应用于地产、汽车、光伏、电子、药用包装等领域。其中建筑玻璃是最重要的下游需求,占玻璃需求达到 75%。随着春假假期结束,下游复工加速补库存,厂家出货良好,库存开始拐点向下,各地价格也开始逐步上调。随着下游需求复苏,预计玻璃将逐步迎来涨价潮,行业高景气度进一步提升,全年来看,过去三年地产销售面积均超过17亿平米,随着交房周期的到来,地产新开工将加速向竣工传导,建筑玻璃需求依旧稳定有支撑,而汽车消费以及出口恢复,也将拉动玻璃需求。整体来看,玻璃行业供需偏紧,行业盈利弹性十足,而龙头企业拥有规模及资金优势,新业务并行发展有望迎突破,综合竞争优势依旧明显。
国内玻璃相关指数走势
接下来梳理下水泥行业的基本情况,春节过后第一周,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继续走弱,环比节前回落1.2%。但由于今年春节鼓励大家原地过年,节后下游复工速度或快于以往,今年第一季度施工周期有望要高于往年,水泥销量或维持高增长,一季度业绩有望重现高弹性。从2021年开始,我国碳中和的履诺征程已经开启,而水泥作为碳排量较大的行业,或迎来新的行业变革;同时,未来行业或加速有效去产能,改善供需格局。对于有资金、规模及技术等优势的行业龙头来说,行业变革或是新一轮提升市占率的契机。
全国水泥价格走势(元/吨)
装修消费建材行业竞争非常激烈,重点关注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和企业的创新。随着地产竣工回暖趋势维持,消费建材需求回升明显。叠加消费建材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旧房改造需求的释放,龙头公司仍将持续受益。从已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,消费建材行业龙头公司呈现业绩高增长。坚朗五金(净利增长 84%-93%)、北新建材(净利增长512%-580%)、东方雨虹(净利增长 50%-80%)等细分行业龙头净利润增长均超预期。
目前建筑材料板块2020年估值为13倍,建筑装饰板块为7倍,在A股各板块中估值偏低。
各行业最新市盈率(2020)
综合上面的分析,上上学堂投研团队认为,建筑行业目前估值偏低,从长期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,性价比还不错,不过板块和个股都分化厉害,从各个子板块来看,投资吸引力玻纤>玻璃>消费建材>水泥。
上上学堂投研团队通过wind梳理了2020年半年报建材持仓占净值比重超过30%的基金,一共有4只。其中国泰江源优势精选A和广发资源优选A中短期的回报都不错。
l 玻纤供不应求,价格持续上涨;
l 玻璃行业供需偏紧,行业盈利弹性十足;
l 水泥行业龙头市占率或进一步提升;
l 消费建材竞争激烈,龙头业绩高增长;
l 建材板块估值偏低,各个子版块来看,投资吸引力玻纤>玻璃>消费建材>水泥。